新邻居(更新)(1 / 2)

白奋斗下午回来的时候,哼着小曲儿,心情不错。

这偶遇女同学,总是让人觉得高兴的,特别是女同学还柔情似水,疑似对他有点意思。白奋斗心里那个美,他买了一瓶小酒,揣在兜里,哼着小曲儿,摇首摆尾的踏入院子。

刚一进院儿,就跟许多双眼睛齐刷刷的对上了,大家都坐在院子里糊纸盒子呢。一看到白奋斗,立刻开口:“白奋斗啊,你这相亲相的怎么样了?”

白奋斗嘿嘿一下,说:“我相亲没成,那些小丫头啊,就奔着条件好的去了,有眼不识金镶玉啊。其实我这条件也不赖,不过我内秀,她们不知道。”

众人长长的哦了一声。

周群果断:“没成你还这么高兴?我可看到你跟人走了,怎么的,又有新目标了?”

白奋斗咳嗽一声,说:“你别瞎说,我跟关桂玲没啥,我们就是老同学遇见叙叙旧。”

周群阴阳怪气:“老同学?你也就念个小学,你的老同学不就是我的老同学?叙旧咋不叫我?”

白奋斗上下扫了周群一眼,说:“为什么要叫你?人家关桂玲记得我,可不记得你。这都不记得了,还有什么可叙旧的?”这周群不说,他还没想到,他和周群都在,但是关桂玲认出了他,却没有认出周群。这让白奋斗相当得意。毕竟啊,这些年,他过的不如周群,一直可都暗暗攀比着呢。

这下子心里倒是高兴了。

就感觉,自己比过了周群,毕竟啊,人家对他印象深刻。

他笑了笑,越发的得意,下巴都翘了起来,说:“你啊,人不行。”

说完,哼着小曲儿往家走。

周群叫:“哎不是,你走什么啊?你那个关桂玲,你可悠着点,别让她坑了!”

白奋斗听了这话也不生气,把这当成了周群的嫉妒。

呵呵,没想到他也能感受到周群的嫉妒,嘿!

这心情,三伏天扎猛子,爽利!

白奋斗乐呵儿的回家,也不理周群说什么。周群索性不帮着老娘糊纸盒子了,其实他本质上也不乐意糊纸盒子,这不是为了打入老娘们内部吗?这干坐着唠嗑儿也没劲,得干点啥。

他起身,跟在白奋斗的屁股后面,说:“哎不是,你走什么啊?你到底了不了解关桂玲啊。庄志希那小子他媳妇儿是客运站的,我帮你打听打听?”

这话白奋斗不乐意听了,说:“我怎么就不了解了?再说我有什么能让人图谋的?你别没事儿找事儿,去去去。”

周群:“你……哎,庄志希你干嘛去。”

他趴在白奋斗家窗户前正说话,看着庄志希提着袋子出门,赶紧拦住人,这得问一问。

庄志希:“我去买点菜。”

周群:“这个时候买菜?下午的小菜可不新鲜。”

他睨着庄志希,说:“你家也不差这点钱吧,一斤都差不上一分钱,你买那不新鲜的?”

庄志希:“我买豆角,新不新鲜无所谓啊。反正是要回来过水晒干的。”

他们北方就这样,一到冬天,真真儿是没有很新鲜的菜。基本上就是白菜萝卜,萝卜白菜。再就是只能是一些夏天攒的菜干了。像是芸豆线豆这种,过个水,晒干了冬天吃,味道也是很不错的。

再就是攒一点干蘑菇干木耳,要说更新鲜的,那就没有了。

倒是听说也有大棚菜,不过这种他们一般在黑市儿见到的都不多。那要是想买肯定也是死贵的。就算他们家条件算不错,真吃那种也吃不起的。

而且如果有那个钱,买肉吃不好吗?

庄志希睨了周群一眼,说:“你家今年不晒?”

这一提到这个,周群就带着几分得意了,说:“我家已经晒了一些了,嘿嘿。”

这有了王招娣在,他家比往年好过多了。

虽说可能支出大了不少,王招娣能吃啊。

不过,这值得!

最近周群的工资只能留下五块钱吃饭,其他都要交给姜芦,可能是这钱不从他手里走的关系。他感觉不大。但是好处确实看得见的。以前王招娣没来的时候。

他老娘懒得很,姜芦要上班,家里的活儿都要下班干,一天天的忙碌,也干不过来。

但是现在不同了,他家多了王招娣,东西都早早的备的齐齐的,也收拾的立立正正,不得不说,他现在是体会出解放前有丫鬟的好处了。

他微微一笑,带着几分炫耀,说:“你还要去买菜啊,我家的这些活儿,那可不用我来干。”

他又露出同情的眼神儿,说:“一个大老爷们去买菜,你可真出息啊。”

庄志希被挤兑了,微笑,说:“谁让我是好男人呢,这做一个好男人,总是要多为家里考虑的。难道还什么活儿都让老爹老娘干?那可真是太不孝顺了。难道让我媳妇儿干?我媳妇儿可是孕妇,我哪里舍得。作为男人,得有担当,这活儿我干的高兴。”

众位糊纸盒子的女同志纷纷“啧啧”。这就买个菜,让他说的也太好听了。仿佛他干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儿,这就……至于吗?

倒是明美笑盈盈的,软糯开口:“我家志希哥最好了,又有担当又有能力人还风趣,一般人真是比不上他的。”

噫~

你家真好意思吹啊!

庄志希:“那倒是,我要是不好也配不上你啊,我媳妇儿这么好看又这么厉害,美丽大方正义能干,就连工资都比我高。我当然得好好表现,这样我们才是天作地和的一对儿。”

赵桂花继续糊纸盒,面无表情,这两个人的德行,她上辈子就见识过了。

习惯了,真的不意外。

倒是其他人,听了这腻歪人的话,一个个真是觉得中午的饭菜都没吃好,怎么胃口就有点翻滚了呢。

周群眉毛眼睛鼻子都皱在一起,嫌弃的撇嘴,说:“你可赶紧走吧。”

庄志希微笑:“你看,这还不是你叫住我,你说你多耽误我的事儿。”

刚要走,周群又开口了。

“哎不是,你怎么不骑自行车?”

庄志希:“你到底让不让我出门了?”

他直接说:“你有事儿不能问别人?总是纠缠我干什么,你没事儿干就去找白奋斗玩儿,反正你俩感情好。竟是耽误我的事儿。”

周群牙疼一样皱眉,说:“这话让你说的……”

还想再说几句,庄志希是真的出门了。

周群:“哎~”

“你别哎了,自行车让老头子和老大骑走了。”

赵桂花看着磨磨唧唧的周群,说:“他俩钓鱼去了。”

周群:“这庄大爷最近钓鱼可挺频繁的。”

赵桂花:“有收获就是个荤菜,不是不错?”

众人齐刷刷的点头,一斤肉还八毛五呢,这鱼虽然比不过肉,但是总是比菜强吧。不过说到买菜,王大妈倒是说:“我明天早上去买白菜,你们去吗?”

“去!”

“你今年买多少?”

王大妈:“我家看看买二百斤吧,再买点萝卜。”

“那你家买的没有我家买的多。我家打算多买点,今年少买点萝卜,我家里人不怎么爱吃萝卜,说是烧心。桂花,你呢?”

赵桂花:“我得多买点,我想买四百斤,我家人多,而且还是大人多。不买吃什么。我白菜买四百斤,萝卜也要买一些,腌酸菜还有做点萝卜咸菜,我还打算做点泡菜。先看着吧,不够我可能还要再买。”

“我家今年也腌酸菜,老王等你来帮我指点一下。”

“成。”

“今年各家的地方分开了,我这怎么还觉得地方大了点。”

这前院因为重新分配,把地下室隔成了一个个小仓库,后院儿看了都觉得好,自然也照做了。以前大家也是各自划分,但是东西在一起,总是有人觉得自家的好白菜被人换成了差一点的,现在倒是好了,各家是各家。

“你买一等菜还是二等菜?”

这白菜也是分等级的。

“我想买好点的,浪费的也少,还比较嫩。”

“我家还是买二等,二等最合适。”

大家讨论起买菜,明美坐了一会儿觉得这样坐久了肚子不舒服,起来散步。

她不经意的看向了白奋斗的房间,就见这人对着镜子左顾右盼,仿佛欣赏自己的脸,明美打了一个寒颤,默默的转头,辣眼睛。她溜达回房间,看着自己有点微微肿起来的小腿,嘟囔:“这怀孩子真的好辛苦啊。”

她不怎么在外人面前说,但是自己是深有感触的。

刚说完就看到婆婆过来了,赵桂花问:“你没事儿吧?”

明美轻轻摇头,说:“我没事儿,我就是有点乏了。”

赵桂花:“那你别糊纸盒了,躺一会儿。你要是觉得自己在屋里闷得慌就把摇椅搬出来。”

明美:“好的呀。”

她还是乐意跟大家凑在一起的,赵桂花看她搬动摇椅,说:“哎呦,我来,你这孩子……”

明美去而复返,也不干活儿,坐在躺椅上跟大家八卦。

姜芦见了,立刻推了一下周群,他家也有的。

周大妈看了撇撇嘴,不满意,但是不敢言语。

这院子里的孕妇,明美和姜芦都算是娇贵,倒是李芳比较平静,反应也小。她虽然年纪不小,但是都生过两次了,所以还是很淡定的。

“你们产妇要准备的东西,准备的怎么样了……”

虽然还有好几个月,但是大家又开始讨论起这个……

别看城里人不用下地,但是秋天对他们来说依旧是一个很忙碌的季节,特别是北方,冬天下大雪,那么这个时候要准备的就很多了。今年夏天雨水多,一众大院儿的老少爷们上山不少,蘑菇倒是采了不少,算是丰富了饭桌,但是要准备的仍旧是不少。

这相亲大会之后,正好就是十一,十一国庆节也算是一个大节日,有几天假期。

可别看是放假,但是一点也不容易,一个个忙碌的紧。

大清早要起来买白菜,想买好一点的,就得去得早。

等白菜运回来了之后,还要腌酸菜做泡菜。

还要买萝卜,过水之后切成条晒干。

这豆角也不能少……

哦,还有冬天必备的煤球儿。

各家各户都是一样忙的风风火火,赵桂花他们家人多,虽然干活儿的人多,但是要准备的量也大。可是这可不抱怨。要知道,现在人多就代表着兴旺。

他们城里不明显的,但是农村一个家里要是兄弟姐妹多,那也代表了劳动力多,算是顶顶好的一件事儿。

别看大家平日里八卦的厉害,但是关系到生存的大事儿,那就截然不同了。最近可没人闹妖儿,都忙着屯菜,就连白奋斗最近都忙忙碌碌,往年这些事儿有白老头跟他一起操持,今年就他自己,白奋斗有点落寞。

大概是因为这个,倒是也没有看他乐呵了。

他们储菜的地窖是按照家庭分的,像是赵桂花他们家这样的,一家八口人和白奋斗这样一家一口人分的大小都是一样的。所以赵桂花他们家地窖满满当当的,倒是白奋斗他们家只用了一少半儿。

不过就这样,在梁美芬提出来要不跟白奋斗借一点地方,最起码能放个酸菜缸的时候,赵桂花却完全没有同意。白奋斗有点拎不清,这个赵桂花是晓得的。他并不是坏,但是蠢透了总是办坏事儿也是真的,所以赵桂花还是不乐意跟他有什么物资上的牵扯的。

人啊,不管咋热闹都是在清闲的基础上,这秋天是储菜的重要时刻,完全没人不务正业。赵桂花今年准备的东西很多,心里倒是也踏实不少。

不过说起来,今年缺粮的事情现在已经人尽皆知了。毕竟啊,这事儿是瞒不住的。

据说,因为夏天雨多,又是连天暴雨,导致很多粮食的生长都收到了影响,虽说他们是四九城,这首都总是比其他地方好过很多。可是却也是有限额的。

就连机械厂食堂都不是随随便便想买多少买多少。

白面馒头都限量两个了。

赵桂花因为事先准备的充足,家里粮食不少。

老太太可不仅仅就这么两个儿子,在海岛还有一个女儿呢。不过庄志心的情况,赵桂花还是放心不少的。虽然庄志心随军在海岛上生活,但是他们其实比许多城市好过一点。

他们海岛当地普通老百姓少,基本都是部队的人,像是外面很多幺蛾子,追究成分这些,就相对来说少了很多。也不是没有,但是确实少,不仅如此,他们因为四周环海,所以鱼什么是完全不亏的。

几乎每年,庄志心都要寄过来一些鱼干虾干裙带菜干什么的。

今年是因为他们家上山自己也晒了不少,往年庄志心寄东西过来,可是他家最兴奋的时候。不过赵桂花也没亏着闺女。她这边在这么都是首都,物资是比女儿那边多不少的。

像是她跟着莲大妈倒腾的料子,就给女儿寄去了两大块,是足够女儿做一身衣服,还够两个外孙一人做一件上衣的。

不过这些,赵桂花倒是没有在家里大张旗鼓,本来她的料子就是私底下倒腾的,自然不会放在面儿上。这岛上其实不错,吃海鲜不算少,但是生活物资少。

不过今年因为接连下暴雨的关系,各地都缺粮,赵桂花也还是不放心的,她在家做了十斤的炒面,又准备了一些木耳和干蘑菇,还有其他七七八八的,给闺女寄了过去。

这些东西,都是海岛少的。

像是他家咸鱼也不少,但是赵桂花可不会邮寄,这海岛上,最不缺的就是这个。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庄志心正在小学教书,这是他们岛上的小学。庄志心是高中毕业,这不管在岛上居民还是随军的军嫂中,都算是高学历了。

很多当兵的都是农村出来的,媳妇儿自然也是。虽然这话不中听,但是按照他们的年纪,都是三零后四零后,又是农村出来的,基本上都不在乎教育,很多人都没有上过学,大字儿不识一个。

庄志心这样从四九城过来,又是高中毕业,也算是凤毛麟角,真的不算多。

其实她是可以去教中学的,但是庄志心本身更乐意跟小孩儿打交道。所以还是坚定去了小学,现在是海岛小学的副校长。不过别看是个副校长,一样也是要教课的。

他们就这么多人手,自然要一个人顶着好几个用。

庄志心下课之后抱着教案回办公室,就听到门岗大叔过来说:“庄副校长,邮递员来了,说是有您的包裹。”

庄志心:“那肯定是我妈寄过来的。”

她婆家那边,就跟死了一样,那可是从来不会寄东西过来的,她男人亲妈去世了,公公又找了一个后老伴儿,生了三个孩子。那么这个前头的大儿子就一点也不重要了,刚一成年就给送到部队了。

双方几乎是相敬如冰的。

是的,冰冷的冰。

那头儿也很直白,不是亲生的,就不要搞得多么有感情,平时能不见就不见。我不指望着从你这儿占什么便宜,但是你也没跟我冒头儿。

这是后娘的态度。

有了后娘就有后爹。

两家疏远的紧,他们回四九城探亲,那边都不会留个午饭的,至于回家住更是不可能。当然,也有好处,好处就是那边也不占便宜。大有互相当对方死了的架势。

这话不好听,但是基本上也是这么做的。

所以当初庄志心要嫁这人,她爸妈都不同意,这结了婚,男方那头是一点也帮衬不上啊。现在大家还是个那乐意找那种四角俱全的。有个老人也能帮着操持一下家里。

但庄志心认定了这个男人,抵着父母的不同意嫁人了,这引得他爸妈气的不行,等她辞职随军,更是把她骂了个狗血淋头。赵桂花一直都觉得这个女儿昏了头了。

她的条件明明可以找更好的,但是庄志心年轻总是为爱坚定。

她现在结婚也八年了,日子过得还成。

她的眼光没有错,她男人很好,对她很好,人也正派。不过她也得承认,自己老娘说得对,她虽然日子过得成,但是辛苦也是真的很辛苦。她是北方人,来南方的海岛生活,开始那两三年真是生活诸多不便,各种不适应,那个时候又赶上怀孕生孩子。自家男人又出任务去了。她一个人身边连个帮衬也没有,真是痛苦极了。

后来实在没办法,伺候月子还是找了她妈妈过来,那个时候虎头才刚刚一岁冒头儿,她大嫂对她十分的不满。

她没人帮衬,男人又经常出任务,自己又要照顾家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总之真的很累。有时候她也想,如果当初听了她妈的,没有离开四九城,或者是找了其他人,日子会不会不一样。

但是很快的,她就坚定了。

虽然那样可能很好,但是她跟她男人,还是有感情的。

特别是这些年,见过不少随军的军嫂日子过的不容易,听他们讲述那恶婆婆的事迹,她又觉得,自家这样彼此互不打扰,倒也不是一件坏事儿。

她没有婆婆,也不赖。

庄志心下班去领了包裹。

今年海岛也缺粮,他们也紧吧不少,庄志心载着包裹回家。

她这辆自行车是一上岛就买了,一直用到现在。

别看他爸妈因为她结婚随军气的不行,但是到底还是心疼她,这辆自行车是她的嫁妆,她爸妈找的关系搞得全国都能用的票。也给了她一百八的买车钱。

这事儿没在院里宣扬,他爸妈偷偷给她的。

其实以前她总是觉得父母是偏心家里的男孩子,他爸妈对大哥和老三是比对她好的。

她家如果顿一只鸡,两只鸡腿必然是哥哥一个弟弟一个,她是没有的。

但是即便是这样,她爸妈也已经算是相当相当好的爸妈了。他们舍得供她读到高中,就连她结婚,他们也省下了钱给她买了自行车做嫁妆。

外人不知道,但是自己人知道。

当时可给她大嫂嫉妒坏了。

她妈有点偏心,但是又不那么偏心,刀子嘴豆腐心,对儿女都很上心。

想到这里,庄志心翘起了嘴角,她推着东西回到家属院儿,院子里几个没上班的大嫂子坐在楼下乘凉干小活儿,一见她的包裹,羡慕的说:“你娘家这是又给你寄东西了啊。”

庄志心在家属院人缘儿不错,毕竟是当老师的,都有孩子要上学嘛。

大家都是在这边住了这么多年的邻居了,各家什么情况,也都清楚了。庄志心他们家什么情况,无人不知。关于庄志心的娘家会给她陪嫁一辆自行车的事儿,至今还广为流传。

这种情况就连城里都少呢。

其实庄志心要是出嫁在四九城,庄老蔫儿和赵桂花真的不会给,但是因为庄志心嫁的远,婆家看起来又是个指望不上的,还要去遥远的海岛。

这当爸妈的,总是扛不住的,就想着多贴补一点,也让庄志心好过一点。

更是让女婿知道,就算是当爸妈的埋怨女儿远嫁,但是一样会给女儿撑腰。毕竟,自行车都舍得呢。

庄志心虽然任性,但是也懂了父母的意思。

好在她男人是真的不错。

一个大嫂子看着庄志心的大包裹,感叹说:“你们城里人就是过得好,我这边不管是婆家还是娘家,都得我们照拂呢。”

庄志心笑了笑,说:“我爸妈比较疼我。”

“那可好,你啊,命好。”

“这样的家庭可不多。”

庄志心又笑。

“妈妈,妈妈,你拿什么回来啦?”

庄志心家里是两个双胞胎,她生孩子的时候伤着了,医生说很难在怀孕,所以他家一直都是这么两个孩子。两个七岁的男娃儿双胞胎,大宝二宝。

“你姥姥寄过来的。”

虽然他们回家探亲很少,但是两个小孩子还是很喜欢姥姥的,因为姥姥也会给他们寄东西啊。

小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

“走,回家。”

“好。”

“看看姥姥寄了什么。”

娘仨儿一起上楼,他们住在筒子楼的二楼,他们一走,楼下的女同志们就议论起来。

“要不我就说,这城里日子好过呢。我家啥时候也能给我寄东西啊。”

“你们觉不觉得,庄志心他们家今年寄东西比较多了。”

“好像是哎。”

“她前一段啊,做了一条红裙子,说是她妈寄过来的料子,哎呦那大红色真亮堂。”

“我老家那个供销社啊,没点关系可别想买到。”

“照我说,这就给我们提个醒儿,这找对象啊,女方的家庭是很重要的。你看庄志心,人家全家都是工人。这就能贴补闺女。这要是她哥哥弟弟都没工作,还能这样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