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和赵公明重开九鼎,将九州结界重新凝聚起来,手段虽然不如圣人布置来得玄妙,但至少也能撑他个数千年。当然,他们离开的时候,大禹没忘记指定了一个异姓颇有皇者之气,本身又极有才华的人做做皇帝,而曹操,也被扶持为当朝高官。
刘辩为大禹人皇转世,如今让异族为帝,重现“禅让制”,一些汉朝死忠虽然想要说些什么,但是与大禹这个名头比起来,基本上是微不足道,所以情况进行得非常顺利,基本上没有人会反对。而大禹也没有想到,因为他让“禅让制”重现,竟然了结洪荒之时他的亲子所立的“世袭制”,道行大进,成为最接近圣人的存在,当下欣喜不已,回火云宫修炼去了。
赵公明见大禹走后,突然折身而回,在那个当上了帝位的人心里打下强烈的心理暗示:
只有禅让制的传统发扬下去,重视各种各行各业的发展,********,才会长盛不衰;只有发扬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去除一些迂腐的恶习,才能让中华民族不停的进步;只有掌握了比其他国家更为强大的力量和各种技术手段,才能永远处于上国的地位,才不会落入“落后就要挨打”的境地。
虽然赵公明这一举动,显得有些多余,因为大禹在回火云宫之前,就已经将没有任何一个姓氏王朝能永远存在的道理传给新一代的皇帝,并且要他找一个可以担负国家重任的人当皇帝。
可是,赵公明依然觉得有些不保险,因为这个历史上,有太多的事情,说明大禹的决策,实行起来非常困难,所以,他才会那么做的。当然,为了保险起见,赵公明在人间的峨眉山一带,留下了他的道统,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稍微干预一下凡间大事。不过,为了不让门下结恶果,赵公明在入世修行方面,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教派规矩,和许多干预的条件。
赵公明做完这些后,本以为自己这么做,很可能让业力缠身,消去不少因果,正担心之时,天上突然降下一道功德霞光,赵公明吸收了以后,对大道的敏感度,又上升了一些。
过往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在这一刻突然明白了,对因果纠缠的道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没想到我这一提示,让曹操当上了皇帝,竟然顺了将天道的大势,得了如此多的功德,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赵公明想通了前因后果,当下不由得有些得意,但这得意,也只是一小会儿罢了。赵公明的心里头,很快就对曹操这个人物,开始重视起来。毕竟,按道理说,扶持一个皇帝,是没有这么多的功德的。如今赵公明却得了这么多的懂得,应该不是他的问题,而是这个转世纣王的问题。
或许,此人还有大用处!
想了想,赵公明觉得应该是这样,今后倒要好好考虑一下了,但暂时理不出头绪,只能放弃了。
三十三天外,紫霄宫:
几个圣人聚集到一处,按照位置坐下。
过了片刻,混沌之中显出鸿均道祖的身影,显得有些飘渺,淡淡的威压,让在场的圣人,不敢生出任何抵触的心绪。
六位圣人起身拜道:“拜见老师。”
鸿均道祖点了点头,示意众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