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后院起火(2 / 2)

“杜总管可还满意”

两千兵少了点,虽名义上那三千兵也归他,但相比起以前,确实兵少了许多,可也精锐了不少。

杜才干道:“多谢司空能够给这么多马匹、铠甲、弓弩箭矢等,又给我们派了这么多有经验的骁勇将校。”

“你也知道,大唐推行府兵制,慢慢的以后都会如此,刺史虽使持节诸军事,但兵权有是限制的,

骠骑府、车骑府统领府兵,但调兵权在朝廷兵部,统兵权归十二卫,选将则归圣人。

没有皇帝诏令,兵部不会发符,而无符令就不能调兵。

刺史和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无军符也不能擅调府兵,刺史更多的时候是监督,以后打仗,更多的还是朝廷派将授符,来调兵征讨。”

“司空说的是。”杜才干也想明白了,乱世时才会那么在意地盘和兵马,现在天下渐归一统,

哪个统一王朝,能够还允许拥兵自重

“你呢,是十娘族兄,我也跟着喊声阿兄,我也就不拿你当外人,有些话就直说。就如先前,我知道朝廷征河北,窦建德肯定会派人到河南来挑动叛乱,

我特意叫你到洛阳,就是让你避开这祸事,如今你躲开一劫,还反过来立功升官晋爵,

这都是你能紧跟朝廷脚步的原因,接下来呢,我也希望你能够认清形势。”

杜才干很感激他这番坦诚,也连忙表态:“我谢司空提醒,我会始终效忠朝廷的,就算朝廷以后另有安排,我也完全听从。”

“嗯,有这种想法很好,时代变了,我们的思想也要改变,现在不是拥兵自重的时代了,也不可能再做一方诸侯。”

杜才干很上道,这是好事,省了李逸很多麻烦。

“你过几天,就率五千整编好的滑州军返回,分镇四州,尤其是要守好滑州白马渡口。”

滑州北原是黎州,现在并入卫州,隶怀州总管府,是唐军在河北的桥头堡。

李世民已经渡过黄河北上,跟夏军已经开始交战,窦建德暂时应当没能力来河南,但也不得不防。

“派一千兵回去守滑州就行,我可以抽三千人随司空征讨徐圆朗等叛逆!”

“用不着,你们各自守好本州就好。”李逸提醒他,“我知道你们各自境内还有一些兵,这次回去,该遣散的就遣散,可不要再超编了。

遣散的兵卒,均田这事要尽快落实。”

杜才干都应下了。

“徐圆朗此人反复无常,但颇有几分本事,司空要当心。”

就在当天晚上,

就有徐圆朗的消息传来,他联合济州的张青特、伏德,出兵袭击了郓州。

蒋善合率兵来曹州,自己老家倒是空虚,

留守的兵不多,

三家合力,一举就攻破了郓州治城须昌,接着迅速拿下寿张、郓城、巨野等城,三家瓜分了蒋善合的郓州。

闻听消息,

蒋善合匆匆来见李逸,眼睛赤红,他家小可是还在须昌城,如今家没了。

“请司空救郓州!”

徐圆朗动作倒是挺快,当然郓州诸城,几乎没什么抵抗就失守了。

李逸倒是不慌,战争嘛,也不是争一城一池之得失,重要的是大局。

“蒋刺史勿忧,徐圆朗等跳梁小丑一时猖狂而已。”

蒋善合请求暂裁郓州和曹州兵,他率这些兵杀回郓州去。

“蒋公,兵在精不在多,裁军令已经下,弟兄们也已卸甲,不能再朝令夕改又让他们回来。

不过你放心,我会调兵立即去夺回郓州。”

聚将议事。

“我决定先派一军顺白沟而下反攻郓州,我则率主力出菏泽,沿菏水入兖州,

徐州总管李公,则负责沿泗水而下,去讨伐海州叛乱。”

话落,

亳州总管、左武卫将军、葛国公盛彦师就立马站了起来。

“司空,末将愿率军立即杀入郓州,把张青特的脑袋拧下来。”

李逸道:“张青特的脑袋不急,先把须昌城打下来再说,东面齐州总管王薄、青州总管綦公顺、淄州刺史刘兰成、登州刺史淳于难等也还忠于朝廷,

我会派人传令他们,让他们出兵配合反攻济州的张青特、伏德。”

其它数员将领也想争去郓州,最后李逸还是以盛彦师先请求,让他率军。

盛彦师毕竟也是一州总管,还是左武卫将军,又有国公之爵,当初他就是靠伏击杀死李密王伯当,而获赐国公的。

这人当初虽是史万宝副手,却能精准的破开李密放出的迷雾,算准他要北上路线,提前埋伏一击斩杀,还是很有本事的。

“亳州总管盛彦师为梁山道行军总管,郓州刺史蒋善合为行军副总管,梁建方、高甄生二将为子总管,

我拨给你们四千兵马,再加上蒋刺史的一千郓州兵,五千战兵,配三千辅兵。”

盛彦师、蒋善合上前领令。

“记住,莫要轻敌,还有,能招抚就招抚,尽量避免强攻城池,真有硬骨头坚守,就先攻取其它城池。”

“再有就是一定要严明军纪,你们是朝廷王师,不是那些流贼叛军,勿扰百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