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公主娘娘问道:“你既是老祖门下的弟子,姓甚名谁,有何本事,竟敢前来借扇?”窦一虎回答道:“弟子名叫窦一虎,习得地行之术,一日可行千里。”公主说:“这宝扇,当初在火焰山时,我是决然不借的。如今被孙行者扇灭火焰后,留在洞中也无甚用处。借你也可以,但你破了阵之后,一定要速速归还。”窦一虎连忙应道:“那是自然。”丫环随即将宝扇递给窦一虎。窦一虎接过扇子,拿在手中一看,原来是一柄普普通通的蒲扇,却能大能小。他叩谢公主后,出了洞府,依旧施展地行术,踏上归程。
再说秦汉施展钻天术,在天空中飞行了数日,很快便抵达南海。他按落云头,站在海边,只见天空与海水相连,水天一片茫茫。秦汉心中犯起了嘀咕:这钻天帽在平地上腾云,即便跌落也不过是摔在地上。可这茫茫大海,又该如何过去?他一咬牙,硬着头皮飞上云端,紧闭双眼,只听得耳边风声呼啸。片刻之后,他落在一座山上。秦汉睁开眼睛一看,原来已经到了南海。他来到大士的山门前,只见门上写着“慈航禅院”四个大字。
不一会儿,只见两个和尚笑着走了出来,问道:“你就是王禅老祖的徒弟秦汉吧?”秦汉心中一惊,暗自思忖:菩萨竟然早已知道我的到来。他连忙施礼说道:“正是在下。”两个和尚回礼说道:“我们二人是菩萨座前的弟子,法名分别叫都罗和吉缔。如今菩萨前往天庭朝见玉帝去了。临行前曾有法旨,说今日会有一个大唐派来的王禅老祖弟子秦汉到此,请求善才童子去破五龙阵。让他先行回去。等菩萨朝见归来,就会派遣善才童子前去。命我们回复你即刻回去。”
秦汉不敢久留,拜别二位和尚后,飞上云端。耳边风声呼呼作响,不消片刻,便回到了东土。他落下云头,心中大喜。随后再次飞上云端,一路飞行,离开了东土,来到了西凉国。他落下山头,放眼望去,只见一个村庄,有山有池,树木郁郁葱葱,村中茅房草舍错落有致,桑麻遍布田野,鸡犬之声此起彼伏,好一幅宁静祥和的村居景象。
秦汉正在四处打量,只见房中走出一位婆婆,问道:“这位客人,你也是从东土来的吧?”秦汉大为惊讶,心想:这婆子竟然能看出我来自东土,莫非有仙法在身?他问道:“婆婆,你怎么知道我是从东土来的?”婆婆说:“昨夜有一个矮子,和你身材一般,在此借宿,肩上扛着一柄芭蕉扇,说是从翠云山借来的。今日早上出门后,来了一个孩童,头上梳着丫髻,双手戴着镯子,脚踏火轮,手拿齐眉短枪,身穿绣龙锦袄,大红裤子,赤着一双脚。不知为何,见了那扇子后突然大怒,与矮子交起手来。那矮子打不过,大败而逃,孩童在后面紧追不舍,也不知死活如何。”
秦汉听后,心想:这分明说的就是我师兄窦一虎。他说道:“多谢婆婆告知。”说罢,飞上云头,向西望去,只见前方喊杀声震天。秦汉落下云头,只见窦一虎与那孩童交战,渐渐不敌,只能边战边退,显得十分吃力。秦汉大声喊道:“小童,休得无礼!我来了!”那童子回头一看,又见一个矮子,二话不说,举起火尖枪便刺。秦汉连忙举起棍棒抵挡,双方战了没几个回合,秦汉便渐渐招架不住,棒法开始凌乱。窦一虎见师弟前来,立刻回身,与秦汉一起双战那孩子,但二人依旧不是对手。
秦汉连忙架住火尖枪,问道:“童子,你叫什么名字?”孩童说道:“我坐不改名,行不改姓。我乃牛魔王之子,铁扇公主所生,曾吃人无数,火云洞红孩儿便是。只因想吃唐僧肉,遇到了齐天大圣孙行者,被他请来灵山观世音菩萨收服。归正已有五十三年,参拜佛爷后,才修成正果。如今在南海紫竹林中菩萨座下,一同前往天庭朝见玉帝。承蒙菩萨法旨,前往西方助唐破阵,我驾着风火轮来到这个村庄,却遇到这矮子偷了我母亲的芭蕉扇。快快把扇子还我,饶你们二人性命。若敢恃强不还,我就把你们二人活吃了!”
秦汉听后,笑着说道:“我当是谁,原来是善才童子。你是菩萨的弟子,我们二人是王禅老祖门下,佛道本是一家,不必如此动怒。出家人应以慈悲为怀,不可再像当初在枯骨山时那样吃人。我奉黎山老母法旨,让师兄前往令堂娘娘处借芭蕉扇,去破五龙阵。我则前往落伽山,请求令师菩萨,派座下善才童子相助破阵。遇到都罗、吉缔二位师兄,他们说菩萨前往天庭朝见,和善才童子、龙女一同去了。让我先行回来,说菩萨会马上打发善才童子来西方破阵。我驾云而来,见你们打得激烈,便下山看看。这柄扇子是借来的,并非偷来的。”
善才童子听了,心中顿时明白,说道:“既然如此,为何不早说?若不是秦师兄赶来,窦师兄恐怕已被我刺死。”窦一虎笑着说道:“你虽然曾经吃人,但想打死我还早着呢。若实在打不过,我就钻进地中,你上哪儿去找我?你们二人慢慢驾云回去,我施展地行术,先回唐营了。”说罢,身子一扭,钻进地中不见了。
红孩儿对秦汉说:“窦师兄有地行之术,秦师兄你又有什么仙术呢?”秦汉说:“我有钻天之术,一日能行千里。请问善才师兄你有什么仙术?”善才说:“我有风火二轮,一日可行万里,比你们二人的法术都要厉害。”秦汉说:“事不宜迟,我们赶紧起程吧。”于是,二人双双驾云,朝着唐营的方向飞去,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五龙公主说道:“唐军上次打阵之后,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却迟迟不来破阵,只是紧闭营门。把花家弟子叫来,明日我们出兵踹营,剿灭樊梨花,夺取唐朝天下。”众人齐声说道:“有理。”于是,五龙公主命令军士去传唤花叔赖。花叔赖赶忙来到阵中,见过礼后,问道:“师父有何吩咐?”黄龙公主说:“徒弟,那唐营紧闭大门,想必是计穷力竭了。明日我们亲自率领人马,杀到唐营,将其踏为平地。”花叔赖听了,十分高兴,传令三军,明日攻破唐军。众将齐声答应,纷纷准备交战,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樊梨花对众将说道:“秦汉、窦一虎二人前往黎山,已经去了许久,四十多天了,还不见回来。薛丁山等三将陷在阵中,性命堪忧。”众将纷纷说道:“那二人若再不回来,我们明日就去破阵。”正在这时,有番兵送来战书,约定明日交战。樊梨花批准了战书,对窦仙童、陈金定说:“我丈夫与二位将领陷在阵中,秦汉、窦一虎二人一去不回。花叔赖送来战书,我已批允明日出战,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窦仙童、陈金定说:“既然身为上将,何惧番兵?明日我们定要奋勇杀敌,即便为国捐躯,也毫无怨言。”众将听了,都忿忿不平,只等明日交战,暂且按下不表。
次日,樊梨花元帅升帐,点派刁月娥为头阵,薛金莲为二阵,陈金定为第三阵,窦仙童为第四阵,元帅亲自率领大兵为第五阵,刘仁、刘瑞为左右翼。正要出兵时,秦梦押送粮草归来,交割完毕后,上前拜见元帅,问道:“今日出兵,不点男将,却点女将,这是为何?”元帅便将事情的缘由详细说了一遍。秦梦听后,大怒道:“可恶的番兵如此猖獗,我今日定要出阵,活擒番将,为国立功。”元帅说:“将军押送粮草而来,一路鞍马劳顿,十分辛苦,不敢劳烦你出战,还是到后营休息吧。”秦梦坚持要请战。元帅只好应允,说道:“五龙阵十分厉害,上阵时务必小心。”秦梦领命,想到自己许久未上战场,不禁意气风发。他全身披挂,手持金装锏,骑着呼雷豹,带领本部人马出营。
番将花叔赖也领兵出阵,五龙公主则守住阵脚。唐营中炮声响起,一员大将飞马冲出,来到阵前,大喝道:“俺乃大将军秦叔宝之孙秦梦,番将快快出来,与我决一死战!”花叔赖听了,大怒,飞马冲出,举起钢鞭就打。秦梦连忙用双锏相迎,双方大战五十余回合,花叔赖被打得汗流浃背,大败而逃。秦梦大喝一声:“番将哪里逃!”拍马随后追去。
五龙公主见状,大怒,立即驾着仙鹤出阵。五员女将也一同冲出,喝道:“休要逞能!”各自手持兵器杀了过去。五龙公主则舞动双剑相迎。窦仙童祭起捆仙绳,却被白龙公主撑开宝伞收了去。刁月娥摇动摄魂铃,也被宝伞收走。樊梨花大怒,祭起乾坤圈、混元棋盘,攻打五龙公主,结果都被宝伞收去,其他各样宝贝也尽被收走。五员女将大惊失色,各自掉转马头,大败而逃。五龙公主在后面紧追不舍。
黑龙公主祭起雌雄剑,欲斩杀樊梨花。忽然,云端落下一个童子,大喝道:“黑龙公主,休得无礼,我来也!”樊梨花抬头一看,只见云端飞下一个孩童,脚踏双轮,十分勇猛,手持火尖枪刺向黑龙公主。黑龙公主认得这孩童,叫道:“红孩儿,你也来管闲事?”连忙收起双剑。五龙公主见状,一齐围了上来,双方展开一场大战。五员女将也赶来助战。
秦汉正在云端赶路,听到下方传来阵阵杀声,便按住云头查看。他认出是哥哥秦梦在追赶花叔赖,眼看就要追上,花叔赖突然祭起神鞭,秦梦猝不及防,被打落马下。花叔赖正要取秦梦首级,秦汉飞落下来,说道:“休伤我兄,俺来也!”举起棍棒就打。花叔赖一看,认出是盗取金莺的秦汉,大怒,提起钢鞭相迎。唐兵赶忙上前,将秦梦救回。花叔赖又祭起神鞭打来,秦汉飞身跃上云端。花叔赖收起神鞭,回转阵营。五龙公主见难以取胜,说道:“红孩儿、樊梨花,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战。”于是,两边各自收兵。
樊梨花元帅回到营中,见秦梦受伤,赶忙用药为他敷好。又请来红孩儿相见。正要拜谢时,秦汉前来缴令,详细讲述了黎山老母的指示,并说请来了这位小英雄破阵。樊梨花听后,十分高兴,上前拜见善才童子,说道:“方才若不是师兄相救,我险些性命不保,理应拜谢。”善才童子说:“俺也得回拜。”二人相互拜过。窦一虎也回到营中缴令,将借扇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元帅大喜,设酒庆贺。善才童子是佛教中人,戒酒吃素,于是元帅命人准备了素筵。众将在席间议论道:“那宝伞太过厉害,收去了我们许多宝贝。这些宝贝可怎么拿回来啊!”善才童子笑着说道:“她的宝伞虽然奇妙,但不及我的灵仙太极圈。待我明日出阵,定将宝贝收回,物归原主。”众将听了,十分欢喜。樊梨花说:“全仰仗师兄的大法力了。”酒至半酣,众人纷纷散去,各自回营寨休息,暂且按下不表。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