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 番王纳款朝金阙 圣主班师得胜回(2 / 2)

一路上,唐军归心似箭,顺利通过玉龙关、铜马关、金牛关,在芦花河祭祀应龙后,抵达沙江关,渡过寒江,回到白虎关。捷报先行一步传到长安,唐王龙颜大悦,派程咬金前往迎接,自己则率领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程咬金快马加鞭赶到,与樊梨花等人会合后,二人并马而行,向唐王复命。见到天子,樊梨花率领众将下马,行跪拜大礼。唐王抬手示意:“众卿平身!”随后,大队人马一同进宫朝贺。

唐王感慨道:“卿家夫妇西征,平定西番,功不可没!”樊梨花上奏:“番国君臣已投降,现随军带回,请陛下定夺。”并呈上降书。唐王看完大喜,传旨宣哈迷王觐见。哈迷王急忙来到殿前,山呼:“大唐圣主在上,番邦小臣哈迷赤拜见!”行完大礼,他奏道:“臣因误听奸臣之言,冒犯天朝,罪该万死。愿献出西番万里疆土,只求保全性命,望陛下恩准!”

唐王沉吟片刻,说道:“朕念你乃小国之君,受奸人蒙蔽,今既已悔过,便放你归国。西番地界,以沙江关为界,以东归大唐,以西仍由你管辖。退下吧!”哈迷王谢恩后,带着太子和文武百官,割地求和,返回本国。

此时,唐僧师徒从天而降,将真经献给唐王。唐王大喜,欲对他们进行封赏。唐僧却奏道:“贫僧出家之人,一心向佛,历经艰难取回真经,心愿已了,不愿再留尘世,恳请陛下恩准我等回山修行。”唐王虽不舍,但也不忍强留,赐下袈裟宝杖,准其离去。唐僧师徒谢恩后,驾云往西而去。

薛丁山想到父亲薛仁贵葬于白虎山,便与樊梨花前往祭奠。二人痛哭拜祭后,下令重修白虎庙。次日,天子下旨,封窦一虎为白虎关镇西侯,统领十万大军;薛金莲封为一品夫人。夫妻二人谢恩就职。又封秦汉为青龙关定西侯,陈月娥为一品夫人。

薛丁山夫妇前来祝贺,与秦、窦二将话别:“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秦汉、窦一虎安慰道:“后会有期!待起程后,过了玄武关,不久便能到青龙关。”

大军行至寒江关,樊梨花前去拜见母亲,薛丁山则设祭坛祭奠岳父和两位舅舅,并请来僧人超度亡魂。薛丁山对岳母说:“岳母,随我们一同去长安享福吧。”老夫人却婉拒道:“我实在不忍离开故土,有女儿陪着你便好。”于是,众人备车继续前行。

到了界牌关,唐王召见薛丁山:“朕先行一步,你与夫人将令尊棺椁运往京城,在山西安葬。”薛丁山谢恩领命。

唐王回到长安,太子率文武百官迎接。金銮殿上,百官朝贺,朝廷一片祥和。张士贵之孙、张志豹之子张君左、张君右被封为丞相。退朝后,唐王回宫,王后妃嫔纷纷前来拜见,诉说着征西十八年里朝中的种种变化。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一日,唐王入寺观进香,见到武氏,将其纳入宫中。此后,唐王沉迷酒色,不理朝政,不久便废了王皇后,立武氏为正宫,即武则天。武则天为尼时便已声名在外,成为皇后后更是行事无忌。唐王整日与她寻欢作乐,一连十日不上朝。

文武百官焦急万分,丞相魏旭冒死进谏:“陛下西征归来,却耽于酒色。若被外夷知晓,恐生祸端!”唐王听后,为稳固朝政,封秦梦为护国公,继承其父秦琼的职位;封罗章为越国公;为阵亡的陈云、刁应祥立庙祭祀;封刘仁、刘瑞为都督,镇守河南。随征将士皆得到嘉奖,阵亡将士的子孙也被授予官职。文武百官谢恩后,唐王退朝回宫。

另一边,薛丁山夫妻回到家中,向柳氏老夫人行跪拜大礼。老夫人问道:“你妹妹怎么没来?”薛丁山答道:“妹夫被封镇守白虎关,妹妹也受封,一同在那里享福。”老夫人听后,不禁落泪。薛丁山安慰道:“日后定会派人去问候。”

随后,薛丁山带着老夫人、妻儿来到父亲的灵柩前,痛哭祭拜。之后,他们奉旨扶棺还乡。一路上,军士们身着白衣,如同霜雪覆盖。抵达玉门关时,当地官员纷纷前来迎接。不久,众人回到长安,将棺椁停放在寺院,薛丁山入宫面见唐王,程咬金也前来复命。接下来,唐王又会做出怎样的决策?且听下回分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