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铮选叶敬来做这部戏的导演,一方面是王硕的意思,当然更重要的则是,叶敬曾经拍过的《梦开始的地方w、《贻笑大方w,当初这两部电视剧上映的时候,还曾引起过轩然大波,因为这两部戏把娱乐圈里那点儿“破事儿”全抖落出来了,还遭到了一些艺人的声讨,在圈儿内更是骂声一片。
不过那些都和宋铮没关系,哪怕是选叶敬来做这部戏的导演,会让冯晓刚不爽,他也无所谓,他只是想要拍好这部戏。
关于那个年代,能够通过文字准确描述出来的,在中国这些作家里,也就只有王硕了,而能够准确的将那些文字,转换成镜头的,无论是王硕,还是宋铮,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叶敬。
宋铮前世看过原版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w,总的来说,叶敬很诚恳,他的锋利可能不及王硕,因为这是电视剧而不是文字,所以,他用诚恳做为表达。
当然了,那个时代的青春,仅仅用诚恳是无法表达的,于是,叶敬象祥林嫂一样,一遍一遍地念叨着“咱谁跟谁呀!从小一起偷幼儿园的向日葵,从楼上往过路人身上吐痰玩儿。美好的童年!”
慢慢地,观众可以随着剧情读出了美好的童年变化成了无奈,变化成了残酷,直到剧中人说出“美好的童年已经荡然无存”时,几乎涕泪,叶敬完美地给所有看这部戏的观众,做出了最好的解读。
最好的结局是什么?
就是明明知道剧情,却仍被感动得一塌糊涂,这一点,叶敬做到了。
他用一把厚重的钝刀,一刀一刀割在每一个观众的心里。
当片尾那段道白念起,陪着泛黄的全家福一张一张放映着,耳边那段音乐悄悄振动每一个观众的耳膜,这个时候,宋铮只剩下了感叹。
那是属于少数人的青春记忆,他们是大院子女,他们的父辈们是跟着毛.主.席闹革命的一代,他们则是直接沐浴在毛.主.席理想浪漫主义情怀下的一代,他们是当时最前卫,最时髦的一批人,他们茬架、茬琴、拍婆子,他们玩耍聚集的地方,东单、西单、北海公园、什刹海冰场、莫斯科餐厅,这些都是整整一代人的记忆,现在有些地方,甚至成了世界知名的地下文化聚集地。
改革开放的物质膨胀欲,给他们的精神身心造成了极大的扭曲,时代需要他们变化,变的世俗,可他们自己仍然愿意活在属于他们自己的纯粹的精神理想世界里,他们始终在物质和精神、现实和理想之中挣扎徘徊着,他们接触着西方的文学和文化以及物质,但是同时拥有根深蒂固牢不可破的激情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所以他们看起来总是那么激情彭湃,那么玩世不恭,那么洒脱高昂,那么自由任性,这正是一种成长的炼狱,他们将这种心理的扭曲完全爆发膨胀发泄。
在宋铮的记忆中,没有哪部戏能够做到让所有角色在他心目中都留有如此鲜亮的印记,方言、高洋、卓越、冯裤子、高晋、许逊、汪若海、乔乔、李白玲、金燕、夏红、,那就是整整一代人的《红楼梦w,同《奋斗w的区别,就是《红楼梦w同《还珠格格w的区别,无法比拟。
再多的言说也不如他们自己给青春的悼词来的准确和震撼:“我们浪费掉了太多的青春,那是一段如此自以为是、又如此狼狈不堪的青春岁月,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朝气,也有颓废;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我们敏感,我们偏执,我们顽固到底地故作坚强;我们轻易的伤害别人,也轻易的被别人所伤,我们追逐于颓废的快乐,陶醉于寂寞的美丽;我们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世界会因我而改变;我们觉醒其实我们已经不再年轻,我们的前途或者也不再是无限的,其实它又可曾是无限的?曾经在某一瞬间,我们都以为自己长大了。但是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责任、坚强以及某种必须的牺牲。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其实我们从未长大,还不懂爱和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