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1 / 2)

前一天才饱受了《满城尽带黄金甲w视觉疲劳的观众们,现在也终于有机会可以安安静静的坐下来看一个完整的故事了,从电影一开始,观众们就看出了门道,也明白了这部电影名字的来由,老炮儿,说白了,就是一个作着的人。

燕京人都知道,老炮儿可不是个好词儿,直白点就是“老流氓”、“地痞”、“混混儿”。老燕京胡同儿里这路人物不少,每天就是晃荡在街坊四邻,一般人人看不透他们靠什么营生。

同其他安分守己的老阻止了!

道德模范们这时候肯定忍不住了,他们会有一个看似非常有理的质问:为什么只要求寄身份证,不把小偷抓住,为什么不把钱要回来?

然后就是模范们的结论:老炮就是一混子,和这帮偷儿们是一路人,他同情小偷!

对这种肯定会存在的质疑,宋铮显然是理都不愿意例会的,因为电影反应的是真实的世界中“最可能发生的事”,而不是那些编出来的见义勇为和功夫片儿。

这就是真实世界中,一个普通人面对这种犯罪,可能作出的最大限度的“正义”。

接下来就是骑车人问路,言语不敬,老炮儿损之,后又助之。

这个情节,直接反映出现陌生人间相互交往的规则缺失,说白了就是“无礼”,这个情节是和影片结尾的情节相呼应的。

父子之间的对待方式,完全不同,老炮儿是斥责和贬损,但最后还是开口相帮,老炮儿的儿子则是息事宁人。

看起来老炮儿是个事儿逼,他儿子更有包容性。其实这里说的是一个城市的居民,对本地文化好的东西的坚持,而随着时代发展这种坚持不见了,结果就是人与人间的冲突减少了,但文化、规矩、礼却丢失了。

故事的中间还穿插了一个奇怪的道具一一鸵鸟。

很多人估计都要问,为什么要在主线中穿插这么一个情节?

首先,鸵鸟养在一个深宅大院中,看院子的人对大院的主人评价是“这位也是一角儿”,而后来这个主人回来有几秒钟的闪过,通过对话可以判断出是个“钱权皆掌”的人物,能住在后海大院子里的人非富即贵。

后来这只鸵鸟跑到大街上了,恰逢老炮单刀赴会,一路同行,这两个前后呼应的场景既有表面意,是片尾那只发足狂奔,不甘被车水马龙赶超的桀骜鸵鸟,是一个眼见世事纷扰,随时要忿恨到血管阻塞呼吸困难的心梗病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