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后世的谷歌公司,在面对美国监督部门的反垄断审查时,一再强调一个点:我们谷歌并没有形成市场垄断,我们的营收收入,不该简单横向跟其他互联网广告公司相比,而应该与整个美国甚至全球的广告产业相比。
因此,即使谷歌最巅峰时,在美国的互联网广告业营收占比接近了半数,但其同期营收跟全球广告业相比,只有渺小的不足4%。电视广告,线下地推广告……这些都会跟谷歌形成竞争,
因此假设如果哪天谷歌真的疯了一样,以为天下一统、可以暴涨线上广告费,导致流量成本比线下雇地推人员还贵了。那么,那些找谷歌做广告的客户,自然可以重新放弃谷歌、回头雇佣海量社会盲流做地推——这怎么能说谷歌“有能力凭借垄断赢取不正当超额利润”呢?根本不存在嘛!
无独有偶。
就在冯见雄曾经那个位面,在09年之后大约两年,度娘家的李老板,在去复旦大学演讲的时候,被问及“度娘在国内互联网广告业界的垄断优势”时(当时度娘还没有掉队bt,而且谷歌退出华夏的余波还在发酵期,所以那阵子的度娘是很风光的),李老板也说了一番跟谷歌拉里佩奇差不多的言论:
互联网是一个还在飞速成长的开放性市场,存量并不足为凭。大家抓住增量,把蛋糕做大,比考虑现有的小蛋糕怎么切、怎么分更关键。因此,度娘不存在垄断。
可见李与佩奇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基本一致。
不过,同样一句话,如果反过来思考,就很可怕了——
李老板说,因为还有更多面粉没有被做成蛋糕、所以大家应该关注面粉,而不是蛋糕成本身。
这个“秦皇”,就是冯见雄脚下踩着的那个肩膀的所有者。
……
有划时代的大局观指引,冯见雄的页游圈钱大业,早期工作开展自然是无比顺利。
冯见雄其实也只做了点微小的工作,那就是给大家建立信心和价值观,然后把思想统一起来——不是那种贴在墙上、貌恭而心不服的价值观,而是真正洗脑成功的价值观。
作为喷神,他给下属洗脑、画饼的本事,可是丝毫不亚于马风。
“国内之所以会出现十年期的文化荒漠,文艺作品无论是影视还是游戏,多样性都甚至不如10年前,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互联网圈面粉的时代。所以在面粉思想下得小白者得天下,大家都要讨好那部分新增流量,而不是已经在碗里的面粉。
小镇青年四五六线农民文盲小白爱看什么,就重点向那个方向倾斜。因为对于一个第一次接触网络或者游戏的新用户,其实内容题材新颖不新颖不重要,反正他们什么都没看过。这时候简单直白拳拳到肉就行。
收一波新触网小白的智商税这种事情,看起来卑鄙无耻,但如果做得好,也是功德无量的。因为这波智商税我们不去收,总有其他更无良的同行去收。
我们要是收得好,能把它们瞬间撸到最空虚,撸到什么其他小白卖爽的东西都不能让他们再爽,他们自然会飞速成长起来,分化出一些对社会有用的、心怀敬畏的人。
所以,我们的目的,就是在‘精神助撸’这门生意上,尽快把对方的价值榨干,逼迫他们的灵魂尽快进入贤者时间——等他们成为有独特鉴赏力的贤者时,他们会感激我们的。”
这番话,从那天的会议之后,就被贴在了董杰和刘宇的办公室里,供他们瞻仰。也为任何对于开发坑钱页游本来还心存逼格与道德抵触的人,彻底放开了精神包袱,进入了心流状态,似乎他们在为一项伟大的人类事业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