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登陆战异常的顺利,顺利到登上岸边的陆战队将士,下意识的按照日常训练的要求去做。
推进,构筑防线,掩护身后的战友陆续登陆,然后结成战阵。
对于登陆战这种近乎变态的作战方式来说,混乱是肯定会出现的,那种数万人规模的混乱就不说了。
单单只是眼前这三千多人规模的登陆,其实也是很混乱的。
当然,在外人看来,并没有出现什么混乱的局面,反而是井井有序,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了上来。
但……
武装泅渡这个事吧,总有人会快一些,有人会慢一些,这跟努力不努力没有关系,完全是个人因素造成的。
一个团三千多人,如果用仪器去测量的话,至少会有三千个以上的不同数据体现出来,毕竟是人而不是机器,不可能做到最完美。
而陆战队对此也早就做出了应对措施,常见的步兵战术,在这里也同样适用。
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部队对于友军的适应,近乎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因为都是固定友军,战友有什么习惯,自己都知道,战斗的时候根本就不用交流,看下作战的情况,在看你战斗的动作,他就会知道你下一步要做什么,然后就会立即出现在该出现的位置,为你提供足够的掩护,保护你不受伤。
就算受伤了,也有备用方案,一个伙完全可以组成很多个组合,也就是说,用十分去评判的话,固定战友的默契度为十,同一个伙的默契度为字,但文化这个东西,自始至终都是高级人群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如果是一个贵族,那么他必然会说汉话,认识汉字。
但普通的百姓,那就只能说拜拜了,不是看不起人,就连大唐都还有一大半以上的文盲呢,又怎么去要求其他国家的百姓都认识汉字?都能说汉话?
而他们出征的时候,也忘了准备懂百济语的人才,所以才陷入现在的尴尬局面,空有俘虏辣么多,却只能是对牛弹琴。
对方听不懂他们说的,他们也听不懂对方说的,想要得到一些有用的情报,还不如自己去打探更靠谱一些。
可自己去打探的话,这个时候又不太适合分兵,万一被对方包了饺子该咋办?
此刻连敌我双方实力都不清楚,柳据又怎么敢去冒险?
“继续抓俘虏审问!”柳据觉得自己头都大了,但又不能放弃,只能拼拼看了,如果运气好的话,兴许能抓到一个会说汉语的人出来,那样问题就迎难而解了。
另一边,柳据则是继续率领着部队不慌不急的推进着,此刻距离目的地还剩下十余里的距离,根本就不用着急的。
就算速度再慢,半个时辰也能赶到了,不要怀疑古代步兵的行军速度,就是普通的行军,步兵都要等着骑兵才行,急行军的话,一天都能走完骑兵两天才能走完的路。
然而结果是……
“放狼烟吧!”柳据挥了挥手,无奈道。
俘虏抓了上百个,但是会说汉语的一个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