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明带着赵云兄妹回到了皇宫后,待他们见过大禹之后,就带着他们到校场,赵公明对赵云说道:“赵云,你注定要在人间成名,但我已经答应刘备不让你们在中原施展手脚,所以你只能去边疆捍卫华夏王朝了。不过,如今这边疆有佛门的八部天龙在,所以,你们暂时还是去不得。你们先好好歇息,过些日子,我让你们的二师兄哪吒来这指导你们。”
“哪吒!”
赵云兄妹听到这个人物的时候,呆滞了一下,然后欣喜的点头,随即,又反应过来,能交出哪吒这样的徒弟,那师父不是更厉害骂?
“师父,那你为什么不教我们。”赵静思想单纯,想到什么就开口问,旁边的赵云听了,吓了一跳,连忙拉住赵静,要向赵公明赔罪。
“赵云,不必如此。我峨嵋门下,向来没什么规矩,只要求大家团结一致,心诚就行。在同门之内,你想说就说,不是非要憋在心里,如果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也可以当面提出来,省得猜忌得更加厉害。相反,倒是天天跪拜,上下分什么尊卑,心里头却在猜忌这个师父是不是对我留一手,同门之间是不是想要暗算我,这种人,最让为师讨厌。”赵公明正色道。
“老师教诲,弟子谨记在心。”赵云听了,更加恭敬了。
赵静则是非常开心,见赵云那样,也诚心诚意的行了一礼。
赵公明拿出一些灵果,递给两人,说道:“这些灵果,你们可拿去食用,可筑基除秽。虽然为师这里的丹药,你们吃下去进展更快,但是炼成了丹药,表面看是能迅速提升修为,实际上却不符自然造化之道,对今后的修为也无什么好处。”
两人连忙拜谢,接过灵果不提。
接下来,要收的徒弟,自然是蔡琰蔡文姬了。
蔡琰,字昭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蔡文姬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俨然是文坛的领袖。像杨赐、玉灿、马月碑以及后来文武兼备、终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经常出入蔡府,蔡邕和曹操还成了挚友。
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蔡文姬一生三嫁,在被掠到南匈奴之前,曾远嫁河东卫家,卫家是河东世族,她的丈夫卫仲道更是大学出色的士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
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离开卫家回到老家。董卓死后,他的部将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的局面终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在“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回路险且阻。”的状况下,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
这心境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当初细君与解忧嫁给乌孙国王,王昭君嫁给呼韩邪,总算是风风光光的占尽了身份,但由于是远适异域,产生出无限的凄凉,何况蔡文姬还是被掳掠呢!饱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来,这年她二十三岁,这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这十二年中,她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当然她也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在这十二年中,曹操也已经基本扫平北方群雄,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许昌,后来又迁到洛阳。
曹操当上宰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人一旦在能喘一口气的时候,就能想到过去的种种,尤其是在志得意满的时候,在这回忆中,想到少年时代的老师蔡邕对他的教导,想到老师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当他得知这个当年的女孩被捞到了南匈奴时,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要把她赎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