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多年被掳掠是痛苦的,现在一旦要结束十二年的羶肉酪浆生活,也是非常痛苦的。一要离开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左贤王,又要离开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十二年的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笳,发出哀怨的声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曲调。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筝来弹奏《胡笳十八啪》非常盛行,据传中原的这种风尚还是从她最后一个丈夫董祀开始的。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唐朝人李颀发出这样的感慨。
蔡文姬是悲苦的,“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人人应该享有的,在她却不能两全,也不知道是命运在捉弄她,还是天意本来就是这样。蔡文姬在周近的卫护下回到故乡陈留郡,但断壁残垣,已无栖身之所,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这年她三十五岁,这年是公元208年,这年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坎坷的命运似乎紧跟着这个可怜的孤女,毫不放松。就在她婚后的第二年,她的依靠,她的丈夫又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正在大宴宾客,公卿大夫,各路驿使坐满一堂,曹操听说蔡文姬求见,对在座的说:“蔡伯偕之女在外,诸君谅皆风闻她的才名,今为诸君见之!”
蔡文姬走上堂来,跪下来,语意哀酸的讲清来由,在座宾客都交相诧叹不已,曹操说道:“事情确实值得同情,但文状已去,为之奈何?”蔡文姬恳道:“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一命乎?”说罢又是叩头。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追回文状,并宽宥其罪。
蔡文姬自朔漠归来以后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在董祀眼里,蔡琰虽然有才气,可被胡人凌辱,却让他的男人尊严无储存。就蔡文姬而言,饱经离乱忧伤,已经是残花败柳之身了,再加上思念胡地的两个儿子,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是一位自视甚高的人物,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一些无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免为其难地接纳了她,董祀犯罪当死,何尝不是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产生的叛逆行为所得到的结果呢?
蔡文姬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卯足了劲,要为丈夫开脱,终于以父亲的关系,激起曹操的怜悯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开始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
想起这里,赵公明就感叹不已,既然都来到三国了,自然不能眼看这悲剧发生,虽然说历史发生了许多改变,一些事情可能不会发生,但也不一定变好,万一来得更糟糕怎么说?如今蔡琰新寡,刚刚回到洛阳,定居在蔡邕的府上,自己去收她为徒,免去了她痛苦的生活,想毕也是她最好的归宿了。
至于那个传说级别的《胡笳十八拍》出现不出现,赵公明才不想去管呢,为了一首歌,牺牲一个女子的幸福,根本就没有必要。况且,谁敢肯定,这蔡琰成为自己的徒弟,就一定不能彰显她的才女之名?说不定她入了自己门下后,弄出更多的惊世之作来也有可能。
化成刘协模样,一路往蔡府走去,进了里头,正好听到弹琴之声传来,声音婉转凄迷,如泣如诉,不停的勾动人们心底的哀伤。赵公明知道这肯定是蔡琰的作品了,打断那看门之人要去通告的动作,径自走了进去,见蔡邕与众位才子正在倾听,也不打扰,待歌曲弹罢后,才出声赞道:“好歌,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的几回闻?”
蔡邕一见是陈留王刘协,正要跪拜,赵公明伸手一拖,让他怎么努力都跪不下来。最后,只好拱手行了一个半礼,对赵公明道:“蔡邕见过陈留王!”
其他才子并不认识刘协,只是对赵公明微微示意,一听蔡邕说是陈留王,不禁吓了一跳,也想行李,却发现根本就跪不下去。
“各位不必多礼,今日我非以王位之架前来,大家就不论王臣,只以文会友。”赵公明见这些人面色古怪,知道他们被自己这么一打岔,思绪有些混乱,不禁觉得好笑,就开口缓和气氛。